日前,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《昆明市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发展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。根据《规划》,到2020年,昆明将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结合、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,成为国家创新城市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全省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中心示范区。
《规划》指出,昆明聚集了全省67%的研发经费、90%以上的创新平台、67%的高技术企业、80%以上的院士工作站,创新资源高度集聚,但这些优势并没有改变昆明在全国城市中创新能力排位靠后的窘境。各类创新资源分散于高等院校与中央、省级驻昆企事业单位,各自为政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变,加之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、创新整体效能水平偏低,整合资源、协同创新的需求迫在眉睫。
基于此,《规划》提出,将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,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创新改革驱动发展为核心,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,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题,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,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从“要素驱动”向“创新驱动”转变,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。
《规划》从科技进步贡献率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投入与GDP比值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&D投入比重、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等9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。到2020年,科技进步贡献率将从2015年的42%提升至60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&D投入比重将从2015年的46.4%提升至60%。
围绕上述目标,《规划》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、产业技术创新工程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、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、科技合作与交流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、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8个方面提出了“十三五”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任务。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,将围绕发展“188”产业转型升级,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昆明国家高新区、经开区以及工业园区集聚,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,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;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,将借鉴推广“新车间”、“车库咖啡”等创客空间模式,推动“昆明制造”向“昆明创造”转变,打造昆明创新创业升级版。
此外,《规划》还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、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。根据《规划》,每年昆明市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投入占当年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3%,其中用于应用研究开发的资金不低于2/3。高新区和经开区比照市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投入比例安排;县(市)区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同级财政支出比例,按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板块分别不低于2%、1.5%、1%安排。(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殷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