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临近尾声,中国在一个月内已有超30个市(县)加码楼市调控,被视为调控“杀招”之一的“认房认贷”大面积回归一二线城市。观察人士指出,楼市调控高压持续,未来“遇涨即调”的模式可能在更多城市中推开。
全国范围内的调控高压仍在升级。3月29日,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通报了近期各地查处的30家违法违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开发企业。这是继去年该部门连续三次通报96家开发商和中介后,再次集中公开曝光违规企业名单。
记者查阅发现,这份名单既涉及位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开发商和中介,也包括位于安徽阜阳,广东惠州,河北永清县、张北县等中小城市和县城的企业。垄断房源,操纵市场价格;造谣生事,误导市场预期;提供虚假证明,扰乱市场秩序等三类违法违规行为被重点整治。
除全国性的监管风暴外,1个月时间内,已有包括福建福州、厦门,广东东莞、广州,四川成都,浙江嘉兴,江苏句容,安徽阜阳,河北沧州等30多个地方密集实施各类调控政策。
如厦门市28日晚宣布执行“认房又认贷”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,外地户籍购房需缴纳3年社保等;几天前,厦门刚刚出台新政规定,新购买住房的,需取得产权证后满2年方可上市交易。
杭州也实施“认房又认贷”:有住房贷款记录的,购买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%,且当地户籍的单身人士限购一套住房。
福州则提出,从3月29日开始,该市五城区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,非本市五城区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住房,取得不动产权证未满2年的,不得上市交易,不得办理转让公证手续。
北京更是在短短10天9次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。包括“认房认贷”、社保缴纳由5年细化为连续60个月、离婚一年内再贷款购房仍算二套、以及被业内人士称为彻底改变调控“游戏规则”的商办限购等。
从各地近期出台的政策中不难发现,无论是“认房认贷”,抬高非首套房的购买门槛,还是2年内部分房源不允许上市交易等,都是为封堵“炒房”下的一剂猛药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,此次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,楼市调控力度之大创下历史纪录,许多地方的多轮政策可以说全方位封堵了任何炒房的可能性。热点城市正在展开全面打击投资、投机的购房政策。
中投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李少明指出,近期各地为“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”持续出台精细化、补丁式调控。预计近期政策面仍将对成交价量较敏感,未来不排除有新城市加入调控阵营或已有调控城市继续收紧政策。
调控持续收紧,楼市成交有所回落。以北京为例,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指出,北京“3.17新政”(包括“认房认贷”等)出台之后一周,北京区域通过我爱我家达成的新增买卖合同签订量,环比新政出台前下跌59.4%。同期,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6106套,与新政出台前一周(3月10日-17日)相比下跌8%。考虑到网签滞后性的影响,胡景晖预计,4月份北京的网签量将出现明显回落。
数据显示,上周(3月20日-3月26日)重点监测的20个城市楼市成交整体回落。一线城市中,北京、深圳成交环比均有所下降;上海上周成交较为平稳,广州上周政策辐射区域成交下降明显,不限购区域成交有一定的上涨。二线热点城市中,杭州、武汉、济南等城市上周成交环比均有大幅下降。